臺灣檫樹 (Sassafras randaiense) 是臺灣原生的樟科植物中少數的落葉性種類,也是名列紅皮書的稀有植物。本種最初由早田文藏發表於釣樟屬 (Lindera),後由A. Rehder轉移至檫樹屬,才成為現在使用的學名。說到臺灣檫樹,其實最為人所知的,並非其優良的木材性質,而是其他的生物學特性。臺灣檫樹是生態學上所謂的先驅樹種,所謂的先驅樹種,就是在一塊新的裸露的生育地上,最一開始生長在此處的樹種。這些樹種通常屬於陽性樹種,因為環境裸露的緣故,通常可以忍受較乾燥的環境,相反的,通常也是比較不耐陰的種類,隨著森林演替的進行,這些樹種通常會隨著耐陰性樹種的長成,而逐漸的被淘汰。臺灣檫樹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中,逐漸面臨族群衰退的命運,因此本種的保育策略除維持生育地不受到人為干擾開發的破壞之外,還要使生育地維持在演替初期的狀況,才能讓它的幼苗順利的成長茁壯。
除了特殊的生長特性之外,臺灣檫樹的地位從世界的角度看來,也是相當特殊的。檫樹屬植物全世界一共三種,除了臺灣檫樹外,還有分布於中國的檫樹 (Sassafras tsumu) 以及北美洲的北美檫樹 (Sassafras albidum),形成特殊的北美-東亞間斷分布。根據過去研究結果顯示,東亞與北美的種類約莫在1300萬年前分開,而臺灣與中國的種類則約於60萬年前分開,形成三地各自的特有種。三種檫樹中以臺灣檫樹的分布最狹窄,因此不論從全世界或是臺灣的角度來看,本種都是急須保育的植物。
除了稀有性之外,臺灣檫樹的生態特性也使得它具有許多的觀賞價值。首先本種是臺灣寬尾鳳蝶的食草,因此想要欣賞這種美麗的蝴蝶,也得守候在樹下才行。臺灣檫樹的花更是具有觀賞價值,通常來說,樟科植物的花小又不鮮豔,觀賞價值相對低落,但臺灣檫樹的花就像櫻花,金黃色的花在展葉之前,將枝梢妝點得如同夜裡的燈台一般搶眼,誰說花小就沒有觀賞價值呢?還沒完,成熟的果實還是山鳥的糧草。
從它的生態特性來說,臺灣檫樹是最斜槓的物種,你可同意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