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年中的端午節,是臺灣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。不僅有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,更標誌著炎熱夏季的來臨,是一年中特別的時節。提到端午節,許多人會想到豐富多樣的習俗和活動,比如吃粽子、划龍舟、佩戴香包、在門口掛菖蒲和艾草等等。過去還有喝雄黃酒的傳統,但現在已不再流行。最讓人難忘的,莫過於吃粽子了。
粽子大家應該都很熟悉,這是一種用竹葉包裹糯米,經過煮熟後食用的美食。根據端午節的傳說,粽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。如今,各地都有被稱作「粽子」的食物,但其所用材料、製作流程和成品形狀各有不同。以臺灣為例,南北部粽子的差異經常成為討論的話題,這也是粽子多樣性和獨特性的體現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顆讓自己最為懷念的粽子(當然,多半不是從外面買來的)。
儘管粽子的種類繁多,製作方法大多相似,即以植物葉片或類似材料包裹內餡。常見的包粽材料有麻竹葉 (Dendrocalamus latiflorus)、月桃葉 (Alpinia zerumbet)、野薑花葉 (Hedychium coronarium)、荷葉 (Nelumbo nucifera) 和芭蕉葉 (Musa) 等。其他較少見的材料包括蜘蛛抱蛋 (Aspidistra)、蘆葦 (Phragmites australis) 和林投 (Pandanus tectorius) 等,似乎只要葉片面積夠大,就可以充作包裹的材料。
今天要介紹的是一種特別的植物——假酸漿,雖然這種葉片也可用來包粽子,但卻很少單獨使用。
如果你曾到過原住民部落,或許品嚐過一種名為吉拿富(cinavu)或阿粨(abai)的食物。雖然這類食物不稱為粽子,但製作方式類似,因此有時也被稱作原住民的粽子。吉拿富的外觀通常是細長的,由兩層葉片包裹而成。外層多是堅韌的月桃葉或五節芒 (Miscanthus floridulus),內層則通常是假酸漿的葉片,內餡包括小米、芋頭粉等,經綁好後水煮而成。食用時外層葉片是拋棄式的,而內層的假酸漿葉片可食,據說具有幫助消化的功能,並且散發特殊香氣。
假酸漿 (Trichodesma calycosum) 是紫草科 (Boraginaceae) 的多年生大型草本植物,廣泛分布於臺灣低中海拔地區,也見於中國南部、中南半島至印度等地。假酸漿的橢圓形葉片大且柔軟,長可達20公分,寬可達10公分,非常適合用來包裹食物。除此之外,假酸漿的花序大且花冠呈淺藍色,非常美麗,適合栽植作為觀賞植物。
藉由這個有趣的例子,我們再次認識到粽子的多樣性。你還知道有哪些葉片可以用來包粽子嗎?歡迎在留言中告訴我們喔!